近年台灣詐騙案頻傳,讓不少民眾人心惶惶,但其實歐美國家也正經歷一波詐騙風暴,從WhatsApp假冒親友,到AI偽造名人代言、甚至愛情與加密貨幣雙重夾攻的愛情詐騙,各種手法層出不窮,連FBI與歐洲多國警方都發出警告,提醒民眾提高警覺、別成為下一個受害者。
WhatsApp詐騙橫行 愛爾蘭民眾也中招
愛爾蘭近期報案數據顯示,透過WhatsApp進行的詐騙案件激增65%,平均每位受害者損失高達1,200歐元(折合台幣約4萬4千元)。詐騙者會假冒家人、朋友甚至銀行客服,誘導民眾轉帳匯款或提供敏感資料。《愛爾蘭太陽報》(The Irish Sun)直指,這波詐騙潮不分年齡層,連熟悉科技的年輕族群都可能被騙得團團轉。
中文簡訊詐騙席捲全球 「Smishing Triad」現形
《Wired》揭露,一個被稱為「Smishing Triad」的中文詐騙集團,該集團已冒充全球至少 121 個國家的機構與品牌,手法是冒充郵政或銀行機構,誘使民眾點擊連結、填寫資料,進而盜取個資及金錢。根據資安公司調查,「Smishing Triad」涉及的詐騙行動遍及121個國家,光是用於建立詐騙網站的網域就多達20萬個,並使用187種頂級域名如 「.vip」、「.top」 等,成功引導超過百萬次造訪。詐騙者更透過收集OTP驗證碼,將被害者的信用卡綁入Apple Pay或Google Wallet,跨境盜刷金額難以估計。有資安專家直言,「這幾乎把數位錢包變成最強的複製卡工具。」
假冒醫院、警察、銀行 連FBI也緊急示警
美國《THE U.S. Sun》報導,美國FBI發布警告指出,近期假冒醫療機構、執法人員或金融單位的詐騙電話頻傳。詐騙者會利用「來電號碼偽造」(spoofing)技術,讓電話看似來自官方單位,進一步要求受害者提供帳戶資料或立即付款。FBI提醒,若接獲來電要求付款或個資,應第一時間掛掉並主動聯繫該單位查證。
美國老太太「戀愛詐騙」損失150萬美元才知:和我談戀愛的竟然是「她」
《紐約郵報》報導,美國奧克拉荷馬州一名女子近期被控涉嫌參與愛情詐騙集團,對多名64歲至79歲之間的年長女性,以假戀愛之名騙取情感與信任,再誘導受害者投資虛假平台,累積洗錢金額高達150萬美元。這類俗稱「戀愛詐騙」的模式,也逐漸擴及至歐美主流社群。
AI幫倒忙 名人苦惱「不要亂傳我沒說過的話」!
深偽技術(Deepfake)和AI語音模擬也成為詐騙新工具。不少詐騙者利用AI製作名人如泰勒絲Taylor Swift、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偽造影片或語音,推廣虛假加密幣或商品,受害者常因「看到名人背書」而信以為真。
旅遊也難逃詐騙魔掌
《ETIAS》與土耳其媒體《THE PINNACLE GAZETTE》指出,近期有不少假旅客詐騙事件在歐洲出現,詐騙者假裝是遭遇困境的旅客,稱遺失錢包、護照請求金援;另外也有詐騙集團利用對歐盟入境新規定的混淆,冒充 ETIAS 申請入口網站的非官方網站,誘導旅客支付不必要的「文件處理費」甚至乖乖交出個人資料。
防詐小撇步:你我都該學起來
1. 陌生連結不點擊,帳戶資料不外流。
2. 接獲奇怪電話立即掛斷,再自行聯繫官方查證。
3. 啟用雙重驗證,增加帳戶防護。
4. 提醒長輩與親友多注意最新詐騙手法。
雖然詐騙手法推陳出新,但只要提高警覺、多一分查證,就能少一分損失!